近幾年來,農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,無論是農資招商企業(yè)的競爭,還是代理商之間的惡性爭斗,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銷量,來突破目前的困境,增加自身的利潤。但是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,怎么去煩惱,最終到最后結果還是要落實到農民的身上,只有從農民的角度出發(fā),從農民的利益觀念,和接受程度上,來滿足農民的需求,以此來提高農民的購買需要。才能掌握市場,實現廠家、商家、農家三者共贏的效果。
從農民的角度出發(fā),種地的成本在不斷的增加,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,種地效益逐漸的降低,這些都是營銷農民種地的積極性,近兩年來,農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,而農資加盟商銷售的價格卻不斷的上升,長此以往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會越來越低。
比如山東的某個縣是一個山區(qū)縣,當地主要農作物就是花生,小麥,玉米,農業(yè)基礎設施落后,土地貧瘠,農民主要是靠天吃飯,效益十分低,遇到天災連本都保不住,但是農作物的價格瘋狂的直降,農民之所以收入高不高都要年年種地的,就是為了能保證一口糧食,但是隨著農資加盟商在價格上不斷的提升,農民算算帳,種地的收入還不夠化肥農藥的錢,這使他們哪來的積極性呢?根據當地的某一農資代理商說:在他回家期間,圍著他們的村子外圍轉了一圈,發(fā)現有很多地方都成了荒地,地理的草長了快一頭高了。
對于這種農民投入高于收獲的現象,我覺得廠家和農資代理商應該做出反省,拿出相應的政策出來緩解農民的壓力,讓農資加盟商這邊的價格保持在可以讓農民接受的程度。
就像眼下很多農資招商企業(yè)已經針對夏玉米開展市場,從當地一些農資店里了解到一袋玉米增肥的肥料進價才四五十員,但是到了農資那里卻賣一百,盡管這個價位很高,但是不明真相的農民也認可,銷售的十分火,還有個別的農資加盟商那邊賣的更高。
農資招商企業(yè)家應該做的不是怎樣想法設法讓農民增加投入,怎樣使用化肥多,而是應該研究怎么樣才能以最少的成本提高農民的產出率,真正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教會農民怎么合理的掌控投入多少得到多少回報的一個范圍。
如何讓農民享受到真正的實惠,這才是我們廠家,農資代理商們需要共同面臨的重要問題,也是一種責任。這樣做才能打好后期發(fā)展的基礎。
聯系我們
-
微信公眾號
-
人工客服
-
在線QQ
-
咨詢熱線:400-169-6988
銀豐塑料有限公司您提供農膜產品、滴灌產品、包裝產品、出口產品的選購和全方位客戶用膜解決方案;您可以致電全國免費服務熱線 400-169-6988、銷售電話 0394-2685951 進行產品咨詢或來訪預約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!